容易被忽视的枕大神经性偏头痛
2024年09月06日 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之一,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的搏动性头痛,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等症状。偏头痛多发生于中青年,且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
枕大神经性偏头痛常见的症状为头晕、恶心,后脑勺发沉,偏头痛,目昏,好像总睡不醒,中年、青年和老年人均可发生。如在胸锁乳突肌后上缘或乳突后部(耳后)也有疼痛和压痛时,提示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也得病了。
枕大神经性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可归纳为:颈部肌肉劳损发炎肿胀,“卡压”了枕大神经。
长时间低头工作或玩手机、电脑,“腻歪”在床上或沙发上看电视等,使维持颈椎生理平衡的肌肉,
特别是枕下小肌群和附着在枕外粗隆与颈椎横突的头半棘肌、头最长肌及肩胛提肌,很容易受到异常向前弯曲应力的牵拉损伤,引起肌肉的无菌性炎症肿胀,在枕外粗隆及其下方(中医风池血的内上部),形成压痛点。
枕大神经容易受压迫的部位主要有: (1) 穿斜方肌腱膜处, 此处神经和纤维紧密接触, 且纤维孔道不能扩展, 容易造成神经卡压; (2) 枕大神经在穿经各个肌肉时, 由于肌肉的收缩作用, 可导致神经受压迫。神经在皮下筋膜处活动度小, 为固定区, 在下方的肌肉段活动度大, 为活动区, 两部位之间易造成神经的牵拉、卡压; (3) 在枕大神经走形的过程中, 如肿大的淋巴结、扭曲的血管等也可骚扰枕大加之头颈部姿势不正确和错误的活动习惯等造成局部结构长期摩擦产生水肿和无菌性炎症及外伤、瘢痕等, 这均是枕大神经受卡压的原因。
枕大神经为颈2神经后支的内侧支,经穿行于这些肌内段之间,浅出肌肉筋膜,当肌肉劳损发炎时,发炎肌肉痉挛收缩卡压神经而产生临床症状,转动颈部时“卡压”加重,故患者不敢转头,颈2神经支配后脑勺、半侧头皮和眼眶,所以枕大神经疼痛发病时常感到有后脑勺发沉,偏头痛,目昏,总“睡不醒”;枕大神经在出椎管时,与邻近椎动脉、交感神经的分支伴行,当枕大神经在受发炎肌肉痉挛收缩卡压时。可反射性地引起颈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刺激椎动脉基底动脉及颈内动脉,造成血管痉挛,可引起暂时性的脑供血不足,而发生头晕,在转动颈部致使神经卡压加重,可引发头晕、天旋地转,有时甚至晕倒。
诊断:上述临床症状和枕外粗隆骨隆稍下方有压痛点,颈椎X线片结果无其他明显异常,并除外了其他头晕疾病之后,即可确诊断为本病。
治疗:了解了枕大神经痛发病的生物力学原理,就容易理解防与“治标”、“治本”的关系和先后顺序,患者来治病当然首先要解除他的症状,镇痛、去除枕大神经走行中的卡压因素,但是要记住针对性的锻炼是预防治疗枕大神经痛的关键。
1、消除炎症水肿和放松痉挛的肌肉及减轻症状
比如口服: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等消炎镇痛的药物。
2、封闭治疗 比如,生理盐水和0.5%布比卡因或者2%利多卡因2ml和曲安奈德5mg,在枕外粗隆骨隆处封闭,症状可立刻缓解。以上治疗都是镇痛、镇晕的“治标”措施,仍易复发。
3、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4、针刺或者针刀治疗
5、手法治疗,正骨复位、筋膜松解、手法按摩等等
6、运动康复治疗 医师和患者都应明白,枕大神经性疼痛治疗还必须配合有针对性的锻炼,进行轻柔点头和后伸头动作,头晕严重者可头颈部枕靠在椅子背上,用力做扩胸运动,以带动头颈部小肌肉收缩锻炼,有助于头晕头痛头晕缓解减轻。
7、改变不良习惯,常做健身椅子操 去除发病的生物力学紊乱这一根源,如果电脑、vx照样玩,低头、弓背姿势工作依旧,本病很快就会复发,去除致病因素,有些容易做到——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改掉不良的工作和休闲的姿势即可。
但许多人因工作要求低头姿势,这就要求在工余时间,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增强头颈背部肌肉的体操锻炼,增加相应肌群的肌力和弹性回缩力的储备,增强整个颈背肌群抗疲劳能力和持久的工作能力与耐力,这是根本的防治办法——“治本”。体操锻炼的设计原则是与损害应力方向相反的运动——反向体操运动锻炼,可增强颈部肌肉,改善颈椎的稳定性,通过颈部体操运动,放松痉挛肌肉,活跃颈椎区域血液循环,消除水肿,从而减轻症状;可增强颈部肌肉及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抗天气变化和湿冷等因素刺激能力,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复发作。